- “中材科技勞模”專題系列報道(9) 膜材料“掌舵人”的“三不”--記中材科技勞模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總經理 王屹
- 2018-07-19
- 為了采訪到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的“掌舵人”,記者提前兩周就開始預約這位“掌舵人”,期中多次預定的采訪都因他臨時出差而只能改期,終于還是在一個周日的下午采訪到了他。他就是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總經理王屹,在采訪王屹,總想通過提問從他身上挖掘出堅守膜材領域在的心路歷程。可是王屹的身上鮮有跌宕的情緒起伏,更多的是一種平鋪直敘的淡定。王屹1995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前身是華東化工學院,學習化學工程專業。從學校畢業他邁進南玻院的大門,在南玻院他先是到技術項目組學習,之后又跟著師傅跑銷售“闖市場”,這樣一干就是23年。在這23年里現場、市場的雙重磨煉漸漸地歷練了王屹堅毅性格和敢于挑戰的勇氣,帶領著中材科技膜材料成為國內外膜材料產業領域的一流企業和民族第一品牌。
勇者不懼
1997年6月23日,這個日期王屹記憶猶新這是他第一次到沈陽松下電池拜訪客戶日子,當時都知道沈陽松下電池行業內的“老大”,對產品供應的技術門檻高、考察時間長等多道難關,王屹當時就想:“只要能打入它的供應商隊伍,我們就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就可以證明我們的實力。”從那以后,他每年都去沈陽松下電池去拜訪客戶,面對客戶挑剔的質疑,他用自己優秀產品質量和檢測結果慢慢消除對方顧慮;有時拜訪客戶,客戶臨時有事,他一等就是一天,非要見到客戶。就是這種精神經過“八年抗戰”,終于2005年終于打入沈陽松下電池成為供應商。成為供應商就完了嗎?那你可小看王屹,當時王屹就堅定的說:“要做就做最好”。就這樣,他有帶領團隊進一步優化產品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保證產品優級品率和穩定性。2006年經過松下近乎苛刻的考核,他們從幾百家的供應商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沈陽松下僅有三家A級優秀供應商之一。
仁者不憂
2016年初,膜材公司面臨巨大挑戰。為支持鋰膜新產業發展,膜材料公司從大局出發選派大部分業務骨干和技術能手輸出到中材鋰膜公司,與此同時,膜材料公司面臨著嚴重人才短缺危機。面對壓力,王屹毫不猶豫,他加強隊伍培養力度開展“大、小流轉培訓”。大流轉是管理層的輪崗培訓,小流轉是生產操作技術層的輪崗培訓,實現了從公司管理層到部門長、廠長等中層管理人員,并且常態化推行。全年實現班組小流轉以及車間大流轉培訓總計1500多人次,員工隊伍技能提升有效落實減員增效,為順利實施隔板產能轉移和濾紙濾料產能擴大做出貢獻,同時這支一崗多能的員工隊伍必將為今后企業跨越式發展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保障。“大、小流轉培訓”給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活力,打破了僵化的思維模式,從新的視角關注解決問題、從系統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進部門間協作,提高企業管理效能,培養生產技能多面手。
知者不惑
這兩年膜材料下游行業的萎縮和競爭對手的惡意低價競爭,一度使得公司經營滑入低谷。膜材料的發展在哪里?方向在哪里?王屹始終在思考這個問題。2017年,王屹經過很多個夜不能寐的夜晚梳理,確定了“調結構、保增長、深化提質增效”目標方向,同時以“調結構”成為全年工作的重要核心:成本低的基地優先排產、利潤好的產品優先生產、現金流、利潤率好的產品、市場重點開拓。王屹精心制定戰略方案,就是瞄準電力濾料市場第一大客戶發起進攻,針對大唐集團首次年度長協濾袋招標,他親自帶隊研究評標規則、關鍵技術及商務要點,最終以兩個標段報價優勢及綜合打分第一成績,順利拿下這具有歷史意義的項目,實現繼水泥、冶金、炭黑行業之后,向電力市場邁進至關重要的一步。憑著這股對市場執著和拼搏,至2017年底,電力濾料市場占有率已達15%;隔板市場占有率18%,保持第一;濾紙銷售額復合增長率超過20%,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海外市場銷售額及回款首次雙雙突破億元大關。
采訪過程中,面對成績王屹總是非常謙遜,用膜材料綜合部王冬梅部長的話說:“王總低調,務實,能干,你采訪到這么多材料非常不容易了。”可以感覺到王屹熱愛著工作、熱愛著南玻,他說:“我非常喜歡這個事業,愛著這里的人。每當我迎接挑戰的時候,南玻院的領導都會來鼓勵我,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都會為我打氣鼓勁”。 王屹還說:“前進的路上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我們的膜材團隊、還要感謝就是自己的媳婦,她是一名老師,由于自己工作很忙,家的工作全部由媳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