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支部的黨員各個都叫得響,不管是黨員領導干部,還是退休返聘的黨員,每個人的工作狀態時刻都保持激情,沒有絲毫的懈怠,整個黨支部沖勁很強。” 蘇非有限第一黨支部書記周綱堅定的向記者介紹。蘇非有限第一黨支部由研發中心和防水所兩個部門的黨員組成,現有正式黨員14名。第一支部主要從事試驗研究、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培訓等業務,是蘇非有限技術創新核心部門,在2017年度創造了1000多萬元的產值。
勇挑擔當,無愧組織
擔當是黨員干部的職責道義,敢不敢擔當,考驗的是黨性;能不能擔當,檢驗的是水平。支部委員張韜身先士卒,由于工作原因他經常出差,在他負責的一個石墨項目中,在外地很多次的試驗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通過討論分析后,他毅然決定把設備運回到中試車間,組織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反復試驗,經過10多天艱苦攻關,終于按時完成了實驗項目。他事后對大家說“我們只有努力把工作干好,才能對得起研發中心這塊牌子”,這番話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17年研發中心的生產產值達到了490多萬元,為研發中心的持續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當時作為技術總工的于陽輝同志,更是在平時生活、工作中時刻牢記“我是一名黨員”擔當,他將“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為追求的目標。在工作中,他結合自身業務優勢,協調組織《國家“十三五”課題》等申報工作,為公司新裝備、新技術的進步做出了貢獻,2018年1月公司聘任他為研發中心主任。
攻堅克難,黨員爭先
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動力源,黨支部的紅色引擎可以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加強勁動力。蘇非有限第一黨支部注重黨員在技術攻堅的作用發揮,讓黨員引領技術創新成為時尚。支部黨員劉克起能力強、點子多、作風硬。為了開發鋼鐵造球新型粘結劑,他吃住在攻關現場,在外地的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每天加班加點到晚上8點以后,每天翻動鐵精粉達到半噸以上。金屬礦尾礦因為太細很難在水泥工業中應用,全國范圍內尋找合適的設備,到處試驗,最終低成本將尾礦粉制成了“石球”,滿足了委托方的工藝要求。在馬達加斯加、金寶利格石墨資源開發項目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使大鱗片石墨產出率提高7-9個百分點,提高了鱗片石墨資源的經濟價值。
防水所的老黨員沈春林同志保持退休不褪色。他每天總是單位里第一個到達辦公室的員工,他經常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奮斗在業務第一線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都奔波于全國各地,因此部門員工送他一個親切的外號“空中飛人”。在防水界甚至流傳著這么一句話:辦公室看不到沈教授,那他一定是在某個防水人的辦公室里。沈春林同志帶領褚建軍、康杰分、王玉峰、楊炳元等,真誠為客戶服務,五位同志在2016年創造了收入610多萬元,2017年度年產值530多萬元的佳績。
作為第一黨支部的帶頭人周綱書記是這樣談起共產黨員的擔當和責任的,“敢于擔當,核心在盡責任。責任就是使命,使命意味著擔當。黨員干部如果挑起責任、扛起使命,就會活的精彩、贏得尊重。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困難,更不能躲閃,要迎著困難上、扛著問題抓、頂著矛盾干,這樣才不辜負組織和領導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