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阜寧)風電葉片有限公司由生產一廠、生產二廠、實驗工廠組成,這次榮獲集團“黨員先鋒崗”工藝裝備部工藝管理崗就是實驗工廠的重要崗位,這個崗位負責葉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工藝穩定性和日常生產工藝指標的控制,有效改善產品質量,避免產品缺陷的發生。
陳亞軍作為集團“黨員先鋒崗”的負責人對葉片有著深厚的感情,他2012年大學畢業后就加入到中材葉片阜寧公司這個大家庭中,在阜寧公司工作的5年多時間里,從懵懂的大學生,迅速成長為廠里技術業務的骨干,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了。
從“圖紙”到產品
“我們這個崗位的任務,就是要將設計人員手中的圖紙變成現實的產品,還要符合實際的葉片生產現場的工藝條件,這就需要我們在加工過程中不斷優化各項生產工藝數據,最終要將新品完美無缺的呈現在客戶面前。”陳亞軍認真的介紹到。隨著清潔能源的大量采用,風電作為主要清潔能源來源之一,風電葉片的型號更新換代的很快,新型號的葉片很快就設計出來,這就需要迅速將設計變成產品,工藝成熟后推向市場。在新型號的試制工作中可謂是一路艱辛,在充分研究方案的基礎上,陳亞軍和何啟國、吳漢鼎組成“試制小組”開始了新型號的首支首套的研發試制工作。
在失敗中重新開始
葉片的新型首支首套生產是最困難的,一切都要一點點摸索生產。葉片生產要求高,生產中間不能停止,基本上技術人員要從頭盯到尾。尤其是要批量生產的葉型,需要充分考慮批產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生產周期是制約葉片批量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保證新型號葉片能夠實現24h的生產周期目標,需要在葉片在試制時就著手進行相應的策劃及部署。蒙皮灌注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前期葉片灌注耗時達到3.5小時,與計劃耗時相差甚遠。“到底問題出在了哪里”,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陳亞軍在首支葉片輔材布置及灌注時進行了全程的跟蹤,灌注完成已經是凌晨時分。第二天根據現場實際跟蹤發現的情況組織項目組成員充分的討論分析、借鑒學習其他型號類似的經驗,重新制定了試驗方案。終于通過整個試制項目組共同的努力,在第二支葉片生產時就達到了最初計劃的2小時灌注目標。
陳亞軍說:“由于試驗生產的特殊性,整個試驗加工的環節需要我們全程跟蹤,每一道工序都要盯著。也正因為如此,有時候家里我照顧的很少,都是愛人全力支持,他和我一個廠非常能理解我。”在對工作上,陳亞軍這樣講到:“我覺得現在做的工作也只是自己應該做的而已,每一次試驗領導都信任的說,你一定能行,我覺得就為這我就要好好干,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問心無愧”